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那天这些地区的人们清晨起来沐浴礼佛,然后就开始庆祝节日,相互泼水。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2006年5月20日,泼水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 ,泼水节后来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泼水节传入傣族后,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
泼水节的风俗和寓意
泼水节的风俗和寓意如下
泼水节的习俗有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寓意则是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
泼水节简介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
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
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增加了**、文艺汇演、电影晚会、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泰国、缅甸、老挝等国都在每年公历4月中旬欢度此节。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的习俗和寓意
泼水节的习俗有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寓意则是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
简介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价值和作用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疫情结束一定要去泼水节,在泼水节有怎样的习俗?
泼水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某些地区的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傣族的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泼水节有怎样的习俗?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水,并举行歌舞、赛龙舟、放高升、丢包、边交会等一系列活动。
泼水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泼水。
到了那一天,男女老少一大早就起来,穿着盛装,挑着干净的水去佛庙浴佛,之后就相互往对方身上泼水,是祝福的意思,祈求平安吉祥。在炎热的夏天,清凉的水泼在身上,还有消暑降温的作用。歌舞活动也是泼水节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小孩,都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圈跟着鼓点翩翩起舞,有的男子边跳舞边饮酒,十分豪爽。
泼水节的精彩活动还有赛龙舟,通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
那天人们聚集在江边,观看赛龙舟。放高升也十分有趣,高升就是当地人们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放在竹子搭成的架子上,在夜晚点燃,竹子底部的火药点燃后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推入高空,场面十分壮观。
丢包算是青年未婚男女最喜欢的活动了,姑娘们会制作外观精美的花宝,作为爱情的信物。
丢包时,青年们分男女各自站成一排,相距数十步,先由姑娘们将花包丢给小伙子,小伙子接住后再将花包丢给姑娘,以此来传递感情。刚开始丢包时还没有选好心仪的对象,丢了一段时间基本都有了心仪的人选,一场场浪漫的恋爱就开始了。边交会是跨国交流活动,泰国那边的小商人会在泼水节期间来当地一同庆祝。
泼水节的来历和风俗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在此之后,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泼水节风俗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泼水节是中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
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傣族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公历4月13至15日。
泼水节活动流程:
泼水节第一天类似于农历除夕,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
第二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xinqianbao.com/xueershixi/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