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几月份播种
玉米几月份播种比较好
玉米4-5月份播种**。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大田作物,在春季播种玉米时,要根据气温变化掌握播种时间,否则玉米种子在土壤里的时间过长,影响发芽率,勉强发芽的种子也是弱苗。
玉米的种植时间应根据所在的地区定,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种植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山东地区应选在每年四月前后种植,玉米可更好地生长。
若是河北地区,多是种植秋玉米,在七月中旬种下,差不多十月下旬的时候可收获,若是在东北地区,多是种植春玉米,大概四月中旬种下,十月前后收获,南方地区则三月前后种。
播种时的注意事项
1、选种
选玉米种子,要从干净度、积温、抗寒性、抗倒伏性、抗病性、前茬种植的情况等等,进行判断。
2、整地
整地的好坏,对于玉米出苗情况有很关键的作用,如果整地质量差,地里的坷垃多,土壤中的间隙大,就会导致保水保肥能力差,相反,整地质量好,也就相当于玉米种子的生长环境舒适,也不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在出苗的问题上,就好很多。
3、播种深度
春玉米的播种深度一般建议是3-5cm(土壤疏松的4-5cm,土壤相比较硬的,在3cm就行),如果播种过深,出苗时消耗的养分就越大,导致弱苗的情况,如果播种过浅,由于外部天气因(比如大风),导致部分种子**地表,吸收不到充足的养分,而不出苗。
4、播种后镇压
播后要进行适当镇压,土壤浇湿时,轻镇压,相反土壤较干时,重镇压。
玉米一般几月份种
玉米一般在每年春季的4-5月份和秋季的7月份种植,由于各地的气温有细微的差异,具体时间有所不同,当温度升至10摄氏度以上时就能栽种玉米,但要避开高温和寒冷季节,养殖玉米时,要准备富含有机质、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在泥土中加入农家肥。
玉米什么时候种
春玉米一般在每年的4月份播种,8-9月份就可以收获,而秋玉米通常在7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采收,南方地区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玉米。
玉米怎么种植
种植玉米时,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在泥土中掺杂腐熟的农家肥,然后将苗株栽种到土壤中,注意每棵植株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0厘米,**在玉米的根部覆盖土壤。
玉米的施肥方法
给玉米施肥时,要按照每公顷400公斤的用量进行,一般采用人工撒施或者是机器施加,注意人工撒肥时不要距离玉米的根系太近,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
玉米的养殖环境
在养殖玉米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保证植株的见光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并且夏季光照过强时,需要用遮阳网拉盖,以免玉米的叶片被灼伤。
玉米种植时间
玉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7月份,根据种植地区选择种植时间,且种植前,选择产量高、有一定抗性的种子,翻耕土壤并施入基肥,采用条播或者点播的方式栽种入土,苗株长出后间苗移栽,按照60厘米的株距挖栽植穴,生长期间提供充足的水肥。
玉米什么时候播种
玉米的播种时间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7月份,根据种植地区选择种植时间,春季播种的玉米8-9月份即可采收,秋季播种的玉米10月份采收,南方地区的环境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都能种植。
玉米的种植方法
玉米种植前,选择产量高、有一定抗性的种子,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翻耕土壤并施入基肥,采用条播或者是点播的方式播种,覆盖土壤浇足水,加盖透明地膜,起到保湿的作用。
玉米的田间管理
玉米苗株长出后间苗移栽,按照60厘米的株距挖栽植穴,每亩的种植密度在3500-4000株左右,生长期间提供充足的水肥,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以及灌浆期施肥。
玉米的病虫防治
玉米种植期间容易感染褐斑病、锈病、茎腐病等病害,遭受玉米螟、蚜虫等虫害侵蚀,感染病害时可以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稀释后每隔7-10天喷施1次防治,种植前用*剂搅拌和种子搅拌,不仅能防治虫害,也可以使苗株生长健壮。
玉米什么季节种
春玉米是4月或5月播种,8月收获;秋玉米是7月中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
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干旱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认为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出在6一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
扩展资料:
玉米喜半干旱气候,但对水分十分敏感。开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约2kg,每亩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对水分的需要不同。
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要进行灌溉。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浇水3—4次,依不同地区,具体情况而异。
我国目前多为沟灌、畦灌,最近发展利用喷灌、滴灌,后两种方法,既节约用水,又灌溉均匀。玉米不耐 涝,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区,要注意排水或采取垄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涝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玉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ixinqianbao.com/xinxihudong/6410.html